最近,普京的亲信银泰融通,德米特里耶夫在公开场合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:“俄罗斯和美国可以在北极地区成功合作。”这不是一句普通的外交客套,而是有深意的战略信号。
首先,这位德米特里耶夫不是一般人。他是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的负责人,也是普京在对外投资方面最信任的人。他的一句话,往往就可能成为克里姆林宫的风向标。俺么,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,德米特里耶夫会专门谈到“俄美可以合作”?
先来说说北极。以前大家觉得北极是冰雪荒地,现在不一样了。气候变暖让北极冰层慢慢消融,原来难以通行的航道开始变成现实。最明显的是北极航道,这条线能把从亚洲到欧洲的航运时间缩短40%,比绕苏伊士运河快太多。而且不止航道,北极下面埋着大量资源。30%的全球天然气储量、1600亿桶石油、还有大量的稀土,全都在那里趴着没动。
中国看得早,已经把北极列入“冰上丝绸之路”,现在每年通过北极的货运量翻倍。而俄罗斯也在借这条路大赚一笔。中俄在北极搞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就是个典型,合作得很顺利。
银泰融通
但俄罗斯清楚,光靠中国还不够。尤其是在西方制裁下,如果只依赖中国,那就被“绑死”了。所以现在他们想干嘛?引进“第三方”,也就是美国,来打破中俄过于紧密的局面,重新拉起一条平衡线。
而且,大家别看特朗普最近对俄罗斯很强硬,各种威胁手段都用上了。但这背后,其实美国也清楚一个现实,北极不能丢,不能让中俄主导。
美国这些年一方面在乌克兰问题上打压俄罗斯,另一方面在北极战略上悄悄动手。比如计划在2030年前向北极部署250架军机,还想在阿拉斯加加快建军港,甚至有情报官建议花150亿美元买下俄罗斯的科曼多尔群岛,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这些动作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?说白了,美国也不想在北极被中俄联手挤出去。
而中美在北极上的态度银泰融通,就给了俄罗斯很大的操作空间。
德米特里耶夫这次高调谈美俄合作,其实是延续了俄罗斯,过去一直以来的“多边平衡”战略。俄罗斯知道,西方制裁压得它喘不过气,发展北极资源必须靠中国的钱和技术,但又不想当二弟,所以就想通过和美国的合作,来缓解对中国的依赖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今年4月,德米特里耶夫访问美国时,就和特朗普团队讨论过稀土合作问题。为什么是稀土?因为美国现在对中国的稀土供应很焦虑,而俄罗斯正好有资源。这正好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点。
不过,美俄北极合作也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的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,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其实是很清晰的,表面留点余地,本质上还是要拆中俄北极联盟。新版《北极战略》写得明明白白,美国要“遏制中俄在北极的扩张”。这说明,美国现在打的是一个长远牌,目标不是一时的合作,而是结构性的压制。
北约现在也没闲着。丹麦、挪威、冰岛、芬兰这些北欧国家,全都和美国在北极搞联合军演。看得出来,美国已经不再把北极当成“和平区”,而是把它当成新的前线。
而俄罗斯那边呢?虽然嘴上说想合作,但行动上也在不断加码。现在已经有12个军事基地、16个深水港建在北极,三千公里的防空网也铺开了。而且一听说美国想买岛,俄罗斯马上就把那片区域划成“特别警戒区”,军舰巡逻次数立刻翻倍。所以,看清这一点大家就明白了,美俄合作只是台面上的戏,台下其实还是你争我夺。
现在的俄罗斯,经济被制裁拖得很重,乌克兰战场也是一场消耗战。北极,成了普京押注的翻身资本。但问题是,北极开发说到底要靠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合作。眼下这种大国对抗的态势,只会让这个计划越来越难推进。而且美国也不是傻子,特朗普团队的一系列操作表明,他们不打算真的拉俄罗斯一把。他们只想拆散中俄,把俄罗斯从中国那边拉开一点,自己再掌握北极主动权。
总之银泰融通,德米特里耶夫这句“要对中国要留一手”,说出了俄罗斯真实的战略焦虑。但这个留一手,到底是高明的外交博弈,还是俄罗斯一厢情愿的幻想?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,就要考虑普京的政治智慧了。
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